2025年7月22日 星期二

她曾懷孕卻無法走到最後—AMH 0.4 的她,如何再次找回希望?|大新生殖中心試管嬰兒成功案例

 她曾懷孕卻無法走到最後—AMH 0.4 的她,如何再次找回希

這是一段不只是「懷孕成功」的故事,而是一位女性在歷經失敗、挫折與等待之後,仍選擇勇敢再次啟程的心路歷程。

她是一位 37 歲的媽媽,與先生結婚 8 年,這 8 年來,懷孕的渴望始終未曾淡去,卻也不斷被現實打擊。
這一次,她選擇來到【台中大新生殖中心】,將希望重新放進手心。


🌱 一開始的試管旅程──卵少、AMH低、第一次就失敗

她的 AMH 僅 0.4,是卵巢功能低下的指標,屬於明顯的「低卵儲存量(poor responder)」。
兩三年前在其他院所曾接受 2 次人工授精(AIH),卵泡雖有反應,卻始終沒有成功懷孕。
直到 2022 年底,來到大新生殖中心進行第一次試管療程。

在那次取卵手術中僅取得 2 顆卵子,並將 2 顆第三天胚胎(D3)植入,但可惜仍未著床。
這對她是極大的打擊,但她沒有放棄,而是選擇繼續了解背後可能的原因。


🔍 再次全面檢查,發現潛藏的免疫問題與甲狀腺異常

大新的醫療團隊安排了全面的檢查,發現她的免疫指數中有 甲狀腺球蛋白抗體(Anti-Tg)偏高至 30.54 IU/mL,並伴隨**亞臨床甲狀腺低下(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)**與維生素D缺乏(VitD3 僅29.5)。

這些問題雖然平時無明顯症狀,但在懷孕初期可能導致著床失敗、胚胎發育不良,甚至增加早期流產的風險。

她開始接受免疫專科醫師楊登和醫師的調整治療,包含服用 Plaquenil、補充維生素D,以及調整甲狀腺功能,為下一次的植入做好準備。


🧪 再次啟動試管療程,這次是關鍵的轉捩點

2023 年 3 月,她再次接受取卵手術,這次成功取得 9 顆卵子,並培養成 9 顆 D3 胚胎,其中 3 顆品質佳的胚胎進一步送做 PGT-A 胚胎染色體篩檢,最終確認有 2 顆為正常染色體胚胎(euploid)

同年 4 月,她植入了這兩顆經過基因檢測的優質胚胎,當時一度成功驗孕,但後續的超音波卻顯示胚胎發育異常,無卵黃囊(YS)形成。最終只能面對失敗,再次走過心理與身體的低谷。

她選擇以藥物流產方式自然處理,並堅定地再次調整體質,靜待下一次機會。


🌸 2023年7月,自然週期植入未切片胚胎──這一次,她成功了

這次剩下一顆尚未切片的D3胚胎,醫療團隊根據她的狀況規劃自然週期植入,不使用刺激藥物,讓身體回到最自然的節奏。

112年7月31日,植入這顆胚胎。
幾週後,驗孕成功。
這一次,超音波清楚顯示胚胎順利著床、心跳穩定。

她終於成功懷孕,並穩定進入孕中期。


💬 醫療筆記回顧這段旅程的關鍵:

  • AMH 低(0.4)+ 多次人工受孕與試管失敗,仍有成功機會

  • 免疫與甲狀腺調整是轉折點

  • PGT-A 可提升胚胎著床成功率,但非唯一希望

  • 自然週期植入更貼近身體節奏,對於反覆失敗的患者是另一種策略


❤️ 這不只是一次成功的懷孕,而是重新相信自己的勇氣

這位媽媽的故事,反映出許多女性在求子路上可能遇到的現實挑戰──
年齡漸長、卵巢功能低落、胚胎發育不良、甚至難以找出失敗的原因。

但她沒有放棄。她選擇相信醫療,也相信自己。
從落淚走出診間,到笑著報到產檢,一步一腳印。
這就是奇蹟發生的樣子。


📍 台中大新生殖中心,與你一起迎接希望

如果你也面臨以下情況:

  • AMH數值偏低

  • 多次人工受孕試管植入未果

  • 有甲狀腺或免疫指數異常

  • 胚胎染色體正常卻仍無法著床

  • 想了解自然週期植入、PGT-A等試管療程選擇

歡迎與我們聯繫,讓我們為你客製最適合你的懷孕計畫。

💬 「只要還願意相信,醫療和奇蹟,總有相遇的可能。」


🔍 延伸閱讀: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